2016年,数控机床专项支持研发的高档数控系统已累计销售1000余套,国内市场占有率由专项启动前的不足1%提高到了5%左右。中档数控系统实现了批量生产,国内市场占有率从10%提高到25%。形成了3家产业化生产基地,专项支持的数控系统合计已实现销售近40亿元。
2017年6月26日,科技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数控机床专项”)成果发布会。发布会由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解敏主持,专项牵头实施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罗俊杰副司长和专项技术总师卢秉恒院士介绍了数控机床专项实施取得的成果和应用情况。
数控机床是工业的“工http://hetian.tjsdtl.com/作母机”,发展高档数控机床既是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确保国家安全的紧迫要求。数控机床专项实施八年多来,广大机床企业、用户企业和专家们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取得了一批可喜成果。
从2009年专项实施初期,数控机床专项重点对市场需求面广的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床的研发进行了部署。“十二五”末期,我国机床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高档数控机床和装备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机床企业开发出了一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龙门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制造技术趋于成熟,重型锻压装备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柔性制造系统核心技术。
产业发展,标准先行。通过数控机床专项的着力布局和有效实施,机床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逐步完善。据卢秉恒院士介绍,2016年底,我国自主提出的用于检测五轴联动机床精度的S形试件标准已通过国际标委会审定,实现了我国在高档数控机床检测领域标准“零”的突破。
数控系统是机床装备的“大脑”,是决定数控机床功能、性能、可靠性、成本价格的关键因素,也是制约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的瓶颈。而基础薄弱、“缺心少脑”一直是“中国制造”的短板。数控系统、遵义干式变压器、伺服驱动等是制造装备最重要的关键基础部件。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形成“中国智造”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数控系统包括伺服驱动、遵义干式变压器等关键技术的创新。
数控机床专项部署实行全产业链布局,国产数控系统实现部分技术的原创超越(如嵌入式一体化数控装置硬件平台等)。企业掌握了数控系统的软硬件平台设计与批量生产技术,在多通道、多轴联动、高速插补等关键技术指标方面达到国际主流产品技术水平。2016年,数控机床专项支持研发的高档数控系统已累计销售1000余套,国内市场占有率由专项启动前的不足1%提高到了5%左右。中档数控系统实现了批量生产,国内市场占有率从10%提高到25%。形成了3家产业化生产基地,专项支持的数控系统合计已实现销售近40亿元。滚珠丝杠、导轨、动力刀架等关键功能部件在精度、可靠性等关键指标上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以五轴加工中心为代表的高档数控机床,在飞机典型结构件、航天复杂与精密结构件、飞航导弹发动机零部件等领域实现批量示范应用,为大飞机、新型战机、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专项和重点工程提供了关键制造装备。例如,8万吨大型模锻压力机和万吨级铝板张力拉伸机等“大国重器”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航空型材制造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大型贮箱成套焊接装备、大型强力旋压设备、自动钻铆设备等航天特种制造装备,为长征五号、天舟一号等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汽车制造领域,济二研制的大型快速柔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五年来成功出口9条生产线,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
关于今后的发展,罗俊杰表示,数控机床专项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全面提升以数控系统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攻克机床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技术;加大应用验证和示范,满足国家战略新需求,为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供支撑。同时持续探索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夯实技术研究和高端人才基础,继续加大落实专项研制设备制造过程的工艺验证和用户领域的示范应用,优化产品性能,提升可靠性、成套成组工艺和智能化水平。在军工机床长效合作机制基础上,持续推进国产数控机床与军工行业深入合作,积极搭建机床行业与军工、汽车等重点领域的产需对接平台,有机床企业与用户联合开展预研,为用户提供包括设备及典型工艺方案在内的成套解决方案。
看图更直观:
想了解遵义干式变压器以及伺服驱动器,请加微信15392900372